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六年级作文 > 沪上名师点评2025上海高考作文:思辨性强

沪上名师点评2025上海高考作文:思辨性强

年级:小学六年级作文   字数:884   作者:   时间:2025-03-16

  沪上名师点评2025上海高考作文:思辨性强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今天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上海国子监微博第一时间公布了2025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多位高三语文教师就此题目进行解读。

  “沙漠”象喻“人生困境”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认为,今年的作文题目是一道“两概念”类的材料题,是一道正常的、老师们都在关注的题型。但从审题的角度来看,与往年略有难度的是“沙漠”具有象喻性,即人生的困境。题目中的“可以选择”表示一种或然性,而后半段的“必须”则表达必然性。

  黄荣华认为,作文题目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与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句:“无论风暴将我带到什么岸边,我都将以主人身份上岸”相吻合。即命运的必然性和人的主动性,虽然人生必然会遇到困境,但我们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化约束(人生困境)为自由(人生坦途)。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黄荣华认为,考生们既可以从自由的角度切入,选择最适合的方式穿越困境来写;也可以从约束的角度来写,关注困境的存在,不要迷信道路和方法;还可以将两个角度融合在一起,即化约束为自由。

  题目思辨性强既自由又有限制

  交大附中嘉定分校语文组长申玲娣老师认为,今年的作文题目一如上海卷作文的命题理念:既自由又有限制,且有很强的思辨性。

  “人生乃至社会的诸多方面都是如此,我们有相对的自由,又有不得以的苦衷。”申玲娣说,必须穿越沙漠可以视为喻体,本体可以是人生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

  申玲娣认为,自由的选材如作文的寓意一样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又脱不开材料关键词的限制。而辩证则体现在“道路与方式的自由”与“必须穿越的不自由”上,以及“必须穿过的不自由”亦可以辩证看待。

  她举例,教育、成长、生活、社会带给个体的种种约束是被动接受的箍咒,也是动力和激发潜能的源泉;再比如,带着镣铐跳舞,却可以舞出最美丽的风姿,源于充满个性的道路,处事方式的睿智。

  申玲娣认为,这道作文题目让我们看到了成长更为关键的影响因素,那便是每个人的价值选择与信念坚持,这自由赋予每个人梦想开花的机会,无论在沙漠亦或绿洲。

评论 (0)

最新作文
[写人]

帅哥刘乐

2025-05-02
[写景]

我家的“小可爱“

2025-05-02
[诗歌]

恋上天使爱上自己

2025-05-02
[写人]

我的地盘我作主

2025-05-02
[诗歌]

结霜的一天

2025-05-02
[诗歌]

醉花间思归

2025-05-02
[散文]

The way to north

2025-05-02
[诗歌]

踏莎行 将军老

2025-05-02
[叙事]

悲中行(四川08年高考满分作文)

2025-05-02
[诗歌]

神话——致Candy

2025-05-02
精选作文
[叙事]

我的“圣诞梦”

2025-03-20
[叙事]

家乡的冬天真热闹

2025-03-20
[叙事]

难忘的体操比赛

2025-03-20
[叙事]

我要表扬她

2025-03-20
[叙事]

唱响新童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5-03-20
[叙事]

学交通法律助成长

2025-03-20
[叙事]

去敬老院的感受

2025-03-20
[叙事]

我第一次学会了打羽毛球

2025-03-20
[叙事]

游武警部队

2025-03-20
[叙事]

有趣的JA课

2025-03-20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