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三年级作文 > “骨气”新谈

“骨气”新谈

年级:初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705   作者:   时间:2025-05-13

初三上学期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谈骨气》。它讲的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有骨气。不过我认为人应该有骨气,但有时也可通融。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历史上有许多成就大事的人物,虽功成名就,但也曾受敌国侮辱。如,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被敌方抓住,并被迫给吴王做车夫,受尽侮辱。回国之后,他卧薪尝胆,终又击败吴国。如果勾践在吴王让他做车夫时,仍坚持强硬的“骨气”,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又何来重新立国之光辉业绩。古时大将韩信也曾有过跨下之奇耻大辱,而他也甘愿牺牲自己的人格最终功成名就。再有,战国时期的秦王嬴政可称得上是千古一帝,但记忆里《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唐雎逼秦王莫犯安陵国,否则便杀了秦王,秦王表面上答应,以求得气氛上的缓和。后来,秦王还是出兵灭了安陵国。这可真是“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能屈能伸”。如若他仍坚持保其骨气,则势必激起唐雎的怒火,那么秦王便有可能一命呜呼。所以当生死关头之时,应做到伸屈自如,不应一味的保持“骨气”。

另外有一些人认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最终却一事无成。如,项羽和刘邦争夺帝位之时,被刘邦的军队击得落花流水,项羽认为这可是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已无颜苟活于世,便于乌江边自刎。其实,成败乃兵家常事,倘若他能够看开一些,先回东北养战,日后卷土重来,还可能与刘邦再次一决雌雄。

所以,我认为在生和义不能两全之时,不应一味“舍生取义”,而应以顾全大局为原则,灵活地理解“骨气”的含义,以图东山再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今日之苟活,当为来日之腾达。

本文针对课文《谈骨气》提出了自己的论点,富有新意,并运用大量事实论证了中心论点,说理寓于事例当中,很有说服力。

评论 (0)

最新作文
[演讲稿]

诵读考级活动

2025-06-19
[写人]

没完没了的说活

2025-06-19
[读书笔记]

今天真倒霉!

2025-06-19
[散文]

彼岸花——黑色曼陀罗

2025-06-19
[诗歌]

《奇幻仙域的传说》――之神奇魔幻版

2025-06-19
[童话]

小心飞贼

2025-06-19
[散文]

宁静就是我的天堂

2025-06-19
[诗歌]

枝*叶

2025-06-19
[叙事]

懒人传记

2025-06-19
[诗歌]

神的孩子 世界抛弃

2025-06-19
精选作文
[写人]

我长大了!?

2025-06-19
[散文]

放牛・野炊

2025-06-19
[写人]

老师也跳绳

2025-06-19
[诗歌]

周丽家的小乌龟

2025-06-19
[叙事]

我眼中的梦想

2025-06-19
[写景]

山里娃

2025-06-19
[散文]

绵龙PK绵龙

2025-06-19
[诗歌]

福牛和我

2025-06-19
[散文]

大海,我的梦想

2025-06-19
[散文]

噼里啪啦外星人――我的哥哥

2025-06-19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