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一年级作文 > 诗国的悲哀

诗国的悲哀

年级:初中一年级作文   字数:775   作者:   时间:2025-07-11

从小到大,看过无数种高考的作文题。往往是在长长的引语之后,有这样一句:问题不限,诗歌除外。每当我看到这一句,便总能从心底感受到一股悲哀。

从唐朝时期开始,“诗”在中国便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先不论大小“李杜”的诗数量如何之多,影响如何之深远,就从它们诗句的本身,也完全可以看出,是在唐朝如何之盛。到了宋朝,与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词也会让人不得不感叹宋人在文学方面的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诗词是我国国学发展中的一块重要的奠基石——我们的词语、句法甚至交流方式都与唐诗宋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到了近代,诗词也是一种高雅的生活乐趣。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处处体现着人们对诗词的重视——笑语间即兴作一首热烈豪迈的诗,伤感时,触景生情作一首哀婉的诗——那时的诗已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了。而今几十年来,我国的现代诗也是极具魅力的,甚至产生了一个颇负盛名的“朦胧诗派”,顾城、舒婷等人便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人物。

然而到了21世纪,诗又是怎么了呢?考试作文中不允许做诗,也只是一个方面;现代人似乎连看一本诗集的心都没有了。人们可以花大把的时间去看有关财经、美容、保健方面的书,可以聚精会神地看魔幻或青春一类的小说,甚至可以认认真真读一本又一本世界名著,但就是没心情读一本诗集,或背诵几首古诗词。多年前那种静下心来,默读诗篇的情景似乎早已不复存在了。

是为什么呢?难道是诗词已无法融入忙碌的现代生活?还是我们的心在一天又一天的忙碌中渐渐变得浮躁了呢?但不论原因是什么,诗词的地位变得如此之低,这对于曾经是诗的王国的中国,无疑是一种悲哀。

“花开花落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的这句诗,在我看来也可用来比喻当今诗的情况——曾誉满天下,而现如今,它的被漠视又有谁会注意呢?希望有一天,这种悲哀的状况不再继续,而那些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的人们,也可以像古人那样咏出一篇篇好诗来。

评论 (0)

最新作文
[写人]

妈妈,我想对您说.

2025-07-10
[读书笔记]

高三的几个非典型关键词

2025-07-10
[写人]

一个可怜的小女孩

2025-07-10
[写人]

妈妈,自由属于我吗?

2025-07-10
[小说]

悲伤的彼岸幸福的终点——《悲伤逆流成河》续

2025-07-10
[诗歌]

有翅膀,不飞翔

2025-07-10
[诗歌]

唐僧师徒创业记

2025-07-10
[议论文]

幸福在近处

2025-07-10
[诗歌]

成名之后

2025-07-10
[散文]

飘入心灵的河

2025-07-10
精选作文
[诗歌]

小木偶上学记

2025-07-11
[写人]

英语老师的“债务清单”

2025-07-11
[散文]

当我们再次相遇时

2025-07-11
[叙事]

打豆豆

2025-07-11
[散文]

甲与乙的对话

2025-07-11
[读后感]

捉 蜻 蜓

2025-07-11
[散文]

2025年国庆期间的日子

2025-07-11
[想象]

测测表弟未来的职业

2025-07-11
[写景]

浮丘山之游

2025-07-11
[诗歌]

寂寞,是什么颜色?

2025-07-11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