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三年级作文 > 美的感觉

美的感觉

年级:高中三年级作文   字数:728   作者:王嘉文   时间:2019-11-05

那老人凝视着远方的金光逐渐退去,留下了不舍的眼泪,蓦地,他转身,慢慢走回,离开柳树,走向陆地深处。

说到雕塑,人们总会想起断臂的维纳斯。它不同于俄罗斯街头的雕塑有着无可挑剔的外表,亦不同于教堂里金石玉体庄严肃穆的雕像。当人们以为雕刻之美趋向于身体轮廓与线条完美搭配时,这部传世之作令人讶然。

诚然,拥有完美的身材和精致的面容是人对美最大的追求。但是,人无完人,完美的雕像应是天物,而非对人本性的刻画,也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残缺时,真正的美才会悄然而至。因此,审美的真正趣味不是同于流俗的完美,而是于众多缺憾中发现一点美,于众多美中发现细小的瑕疵。这是罗丹雕塑的真谛,亦是美的精髓。

拥有对美真正的领悟,能使人创作出具有真正自然之美和灵魂之体的作品。一只孤鸟,一棵枯树,寥寥几根残枝当南宋的画家追求画作的完美,画满纸章时,八大山人不禁哂作文笑,生命本就有残缺,何必追求于完美,于是枯枝在他手上有了历经磨难绝处逢生的生机,孤鸟在他画里有了不畏浮云、拼搏天空的豪迈。留一丝残缺,多一丝生命的本色。谁又能说八大山人的画没有达到美?

画残犹美,人又何尝不是,一生大富大贵的人难免带了点繁华与虚假,也只有当人历经尘世的缺憾与苦楚才会顿悟,万物虽美却要注定走向灭亡的残缺,也只有经历了美而不足的人,才会有对美的趣味最深刻的评价。

反观当下,物质的生活让人迷恋于灯红酒绿,追求完美只会让人沉迷于虚幻之中。诚想,当画家画出的都是绝美,当作家写出的都是完美的乌托邦,名嘴不再议论社会的丑陋,青年发现不了生活的黑暗。这个社会的最后一点人的本性便也不复存在。愿多一位余秋雨,当评价文化博大时不忘背后丑陋;愿多一位王开岭,当议论废墟残破不堪时不忘其中大美。

美而有残,方为大美;残中有美,亦是真美。

评论 (0)

最新作文
[写景]

“节约时代”

2025-05-13
[诗歌]

信仰------雨落社八月宣言

2025-05-13
[散文]

不必虚伪

2025-05-13
[诗歌]

翼德颂

2025-05-13
[写人]

我的淘气“小公主”

2025-05-13
[散文]

花瓣悟语

2025-05-13
[诗歌]

体育课分类:日记

2025-05-13
[散文]

上帝的三种木偶和天使

2025-05-13
[写人]

我爱老妈的六大“歪理”

2025-05-13
[周记]

恐怖的学校

2025-05-13
精选作文
[写景]

是风是雨我都不怕

2025-05-14
[读后感]

Q宠情缘

2025-05-14
[写景]

感受冰雪大世界

2025-05-14
[演讲稿]

看着

2025-05-14
[散文]

天堂―读安妮宝贝

2025-05-14
[诗歌]

一只鸟儿的哲学

2025-05-14
[散文]

我是老男孩

2025-05-14
[散文]

爱流淌在发梢

2025-05-14
[诗歌]

期中考试之前

2025-05-14
[应用文]

又被冤枉了!唉

2025-05-14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