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二年级作文 > 诸葛亮是聪明人吗?

诸葛亮是聪明人吗?

年级:初中二年级作文   字数:938   作者:   时间:2025-04-21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写得仿佛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然而,也正是从《三国演义》中,我却觉得诸葛亮有时候并不聪明。

首先,作为执掌蜀国军政大权的诸葛亮,事情不分大小,皆决于己,使自己每天陷入具体的事务中,这是领导的大忌。一个聪明的领导者是决不会这样做的,难怪司马懿会说:“孔明时少事烦,岂能久乎?”诸葛亮53岁就病死与他事必躬亲、操劳过度有很大关系。这能说他聪明吗?

其次,诸葛亮不仅不会用人,而且往往在关键时刻或重要地方用错人,乃至导致严重后果。“战场无父子”,在华容道擒曹的关键时刻,他错选关羽,结果放虎归山,使得曹操得以重整旗鼓,卷土而来;后来在荆州驻守人选上,他又错选关羽,结果荆州失守,关羽被杀;尔后刘备又被东吴火烧连营七百里,从此蜀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这一连串的事件,其源皆出于错用关羽。至于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他自己也差点成为司马懿的阶下囚,更是妇孺皆知的事情。欧阳修说:“用兵之要,先择于将臣。”而诸葛亮不会用人和用错人,却用“天意”或“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轻描淡写地掩饰过去了。

第三,诸葛亮的不智还反映在他不能招贤纳士。蜀国君臣平庸,后期更无大将。“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便是一个明证。刘备死后,在诸葛亮执掌大权期间,虽招了一个姜维,但也未能保住蜀国江山,足见其才平平。

第四,不自量力和缺乏自知之明是最能说明诸葛亮不是一个聪明人。蜀国和魏国,国力对比悬殊,况且刘备死后,蜀国就已经元气大伤,而诸葛亮还要六出祁山,进攻魏国,虽说吴蜀这时已经重归于好,诸葛亮嘴上说联合东吴,行动却一意孤行。当时陆逊还在,倘若吴蜀联手,东西夹击,司马懿将不能不在漫长的战线上疲于奔命。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结果屡战屡败。倘若只有一两次失败还情有可原,可是还有第三、四、五、六次的失败,这也只能证明诸葛亮不智了。

第五,阿斗平庸,无才无德,诸葛亮不取而代之,实属无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缺少勇气和决断。刘备死前,曾对诸葛亮说:“若阿斗无才,可取而代之。”这是群臣都听见的,怕什么?扶不起的刘阿斗,诸葛亮硬扶,此乃愚忠,不足为训。总之,诸葛亮虽然在某一仗中能取胜,仿佛也体现了他“聪明绝顶”,但往往在统筹全局或关键性的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误,这能证明诸葛亮是个很聪明的人吗?

评论 (0)

最新作文
[叙事]

礼仪南京,绿色青奥

2025-03-20
[叙事]

蚕宝宝长大了

2025-03-20
[叙事]

运动会终于开始了

2025-03-20
[叙事]

我为我家评分

2025-03-20
[叙事]

太子河畔

2025-03-20
[叙事]

感谢,母亲

2025-03-20
[叙事]

“六一”辛苦谁而知

2025-03-20
[叙事]

《开卷有益》辩论会

2025-03-20
[叙事]

影响人生的母爱

2025-03-20
[叙事]

原来是虚惊一场

2025-03-20
精选作文
[诗歌]

午夜灵歌

2025-04-21
[散文]

掉了个包子

2025-04-21
[叙事]

阳光天时的救护记

2025-04-21
[书信]

给张玉琪的一封信

2025-04-21
[散文]

2025-04-21

从来没有这么乱

2025-04-21
[诗歌]

您好!你好?

2025-04-21
[散文]

梦 似 蔷 薇 , 烟 波 相 随

2025-04-21
[写人]

爷爷,叫我如何不想你

2025-04-21
[叙事]

捉螃蟹记

2025-04-21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