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贴纳
贴纳的拼音:tiē nà
贴纳的字数:2字
贴纳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贴纳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把自己应该承担的事物或责任推给他人,不愿意承担责任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工作、学习、家庭等各种场景中的责任逃避行为。
例句
1. 他总是贴纳自己的工作给别人,从来不承担责任。2. 我们不能贴纳自己的错误给他人,应该勇于承担责任。3. 不要贴纳你的懒惰给他人,应该努力工作。
基本含义
指把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事物或责任推给他人,不承担责任。
基本解释
谓补贴交纳(息钱)。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除已有人承买交业外,并特给还未足者,许贴纳收赎,仍不限年。”《宋史·食货志下五》:“是时数年间,有司以京师切须钱,商人旧执交引至场务即付物,时或特给程限,踰限未至者,每十分復令别输二分见緡,,谓之贴纳。”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责任相关的成语,如推卸责任、逃避责任等成语,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写作业了,可以贴纳给哥哥吗?2. 初中生:老师让我负责班级活动,但我不想做,能贴纳给其他同学吗?3. 高中生:我不想参加学校的志愿活动,能贴纳给其他同学吗?4. 大学生:我不想参加社团的会议,能贴纳给其他社员吗?
故事起源
关于贴纳这个成语的故事并不是很清楚,但是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形象都很容易理解,所以并不需要特别的故事来解释。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贴纳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把一张纸贴在别人的背上,表示他把责任贴在了别人身上,不承担责任。
词语结构
贴纳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贴和动词纳组成。
详细解释
贴纳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贴和纳。贴有贴近、附着的意思,纳有接纳、收纳的意思。贴纳在一起,表示把事物或责任贴近或附着在他人身上,不承担责任。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推卸责任、逃避责任的行为。
拆字解意
贴的意思:
(1) 粘附,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组词】:贴金。粘贴。剪贴。
(2) 靠近,紧挨。【组词】:贴近。贴切(密合、恰当、确切)。贴心。
(3) 添补,补助。【组词】:补贴。津贴。倒(dào )贴。贴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
(4) 质押,典当。《說文•貝部》。【组词】:“貼,以物為質也。”
(5) 传统戏剧角色名。【例句】:贴旦(次要的旦角。简称“贴”)。
(6) 同“帖”。
(7) 量词,用于膏药。
纳的意思:
(1) 收入,放进。【组词】:出纳。藏污纳垢。
(2) 接受。【组词】:采纳。笑纳。纳谏。
(3) 享受。【组词】:纳福。纳凉。
(4) 缴付。【组词】:纳税。
(5)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组词】:纳鞋底。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