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边遽
边遽的拼音:biān jù
边遽的字数:2字
边遽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边遽多用于形容人的行动迅速,常用于夸奖或赞扬某人的敏捷和迅猛。可以用来形容运动员比赛时的快速动作,或者形容某人在工作或学习中的迅速反应和行动。
例句
1. 他的反应非常边遽,立刻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2. 这位运动员的速度真是边遽,简直就像一道闪电。
基本含义
形容行动迅速,速度极快
基本解释
指边境警报。遽,驿车。古时以边地的驿车传递警报,故称。《国语·吴语》:“ 吴 晋 争长未成,边遽乃至,以 越 乱告。” 韦昭 注:“遽,传也。” 唐 李商隐 《城上》诗:“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咸淳三事》:“ 咸淳 癸酉夏,边遽日闻,既而 襄州 失守,朝野震动。”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速度和迅猛相关的成语,如“风驰电掣”、“迅猛如雷”等,扩大对汉语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跑得边遽,追上了小红。2. 小学生:他的反应非常边遽,立刻就按下了紧急按钮。3. 初中生:这位运动员的速度真是边遽,简直像一道闪电一样快。4. 高中生:考试的时候,她的答题速度非常边遽,几乎没有浪费任何时间。
故事起源
边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李膺传》中。李膺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将,他非常勇猛,作战时行动迅速,敌人无法阻挡。有一次,李膺率领部队与敌人作战,他的行动非常迅猛,以至于敌人无法及时反应。后来,人们就用“边遽”来形容李膺的行动迅速。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边遽”与“闪电”联系在一起进行记忆。想象一下闪电般的速度,就能记住边遽的含义。
词语结构
边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详细解释
边遽是由“边”和“遽”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边,表示同时进行的动作;遽,表示急速、迅猛。边遽指的是同时进行的动作非常迅速,速度极快的意思。
拆字解意
边的意思:
(1)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组词】:边缘。边沿。
(2)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组词】:边疆。边界。边防。边境。边陲(边境)。
(3)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例句】:等边三角形。
(4) 旁侧,近旁。【组词】:身边。边锋。
(5) 方面。【例句】:边干(gàn )边学。
(6) 表示方位。【组词】:上边。外边。
(7) 姓。
遽的意思:
(1) 急,仓猝。【例句】:遽尔(突然)。遽死。遽然。匆遽。
(2) 惊惧、慌张。【组词】:遽色。惶遽。
(3) 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组词】:乘遽而至。
(4) 遂,就:“塘有万穴,塞其一,鱼何遽无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