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之春的拼音:Ālābó zhī chūn
阿拉伯之春的字数:5字
拉伯之春 - 简介
西方媒体所称的“阿拉伯之春”,系指自2010年12月份突尼斯一些城镇爆发动乱以来,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行动,西方媒体称之为“和平抵抗运动”,并乐观地把“一个新中东即将诞生”预见为这个运动的前景,认为这个“阿拉伯之春”属于谙熟互联网、要求和世界其它大部分地区一样享有基本民主权利的年轻一代。
拉的意思:
(1) 牵,扯,拽。【组词】:拉车。拉网。拉下马(喻使某人下台)。
(2) 用车载运。【组词】:拉货。
(3) 使延长。【组词】:拉延。拉伸。
(4) 排泄粪便。【组词】:拉屎。
(5) 联络。【组词】:拉拢。拉帮结伙。
(6) 摧折。【组词】:摧枯拉朽。
(7) 带领转移。【例句】:把部队拉出去。
(8)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组词】:拉小提琴。
(9) 抚养子女。【组词】:拉扯。
(10) 帮助。【例句】:他有困难,拉他一把。
(1) 割,用刀把东西切开一道缝或切断。【例句】:手上拉了一个口子。
(2) 闲谈。【组词】:拉话。拉家常。
伯的意思:
(1) 兄弟排行次序。【例句】: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组词】: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组词】: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组词】: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例句】:“海内文章伯”。
(6) 姓。
◎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之的意思: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组词】: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组词】: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组词】: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例句】:“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组词】:久而久之。
(7) 往,到。【例句】:“吾欲之南海”。
春的意思:
(1) 一年的第一季。【例句】: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两性相求的欲望。【组词】:春心。怀春。
(3) 生机。【组词】:大地回春。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