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给爱画画的孩子一面墙,要求孩子的每幅画都贴在墙上,先给客人看,三年后举办画展。另一个妈妈给爱画画的孩子一个纸篓,要求孩子的画一纸篓,然后一纸篓的倒掉,人们只看到那孩子手头时刻都有尚未完成的画。一面墙,一个纸篓,两个母亲的不同设置,两个孩子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命运。一个是得意一时而终于没落;一个是沉默多时而终于辉煌。这正印证了中国的那句古话欲速则不达,后继者方能薄发。”墙上的画曾得到
人的心灵是一块璞玉、一根原木,只有经过雕刻才能够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文字便是这样一把雕刻刀,是它在雕刻我的心灵。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存在,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自己都会变得美好起来。语言文字便是一把雕刻刀,它可以雕刻人的心灵。有的人迷茫地来到世上,粗糙地活着,死时仍是一个未长成的笨孩子,与其这样无聊地度过一生,不如做
在我书桌前面的墙上,挂着一面蓝色的小镜子。每次当我坐在书桌前的时候,我都会抬起头看看镜子中的自己。因为,每次当我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时,就好像看到了我的同学熊雪研。七年前,妈妈领着我告别了家乡到合肥居住。我也因此到了新的学校。我还记得进入新学校时的心情:喜悦和不安。喜悦的是:这里有优越的学校环境。不安的是:我是农村孩子,不会说普通话。果然,不会普通话给我带来了烦恼。当别人用普通话发言时,我却是用生硬的
幸福是什么?生活中的小欢喜、小感动都是幸福,哪怕是窗外一缕阳光,岁月静好,此时,你没有烦恼,这,也是微小的幸福。你看见过地老天荒的微幸福。在公园里一个小小的土坡下,你看见老爷爷静坐在轮椅上,老奶奶在后面一边缓缓地推着轮椅,一边在不经意地絮叨着什么。两位老人都是银发苍苍,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深壑般的痕纹,但他们依然笑意盈盈。这时,老奶奶对老爷爷说:坐稳了,我们要上坡了。”说着,身体向后倾,
阳光下,你暗红的短发闪烁着灿金的光芒,仿佛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和酿造。妈妈,你还记得吗?曾经的你,拥有一头乌黑柔顺的长发。你十分钟爱你的长发,每天都细心打理得一丝不苟。你不肯让我摸一下,怕我脏兮兮的小手弄脏了你心爱的头发。上幼儿园的某一天,你来接我回家,你走到我的面前含笑蹲下看着我,温柔如水的面庞盈满笑意,我却直愣愣地盯着你,闪亮的瞳仁里映出你的模样:原本及腰的黑色长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较短的大波浪
当眼前赫然出现一片繁华粉霞之时,我才恍然:又到了樱花绽放的时节了。满树的樱花傲然挺立,深褐的枝干托起一树粉嫩,一树璀璨烟霞,连遥远的天际也被这烟霞浸染成一片粉红。风拂过,树上的烟霞起伏成一波粉红的海浪;风止后,它又如一汪清水,静立在一片浅黄的草地之中,阳光慵懒地倾洒在樱花上,美得静谧。草地上铺开一条粉红的小径,让人忍不住想扑上去,枕着樱花枕,盖上樱花被,美美地睡上一觉。梦里,自己就是那只萦绕在枝头
爷爷、奶奶务了一辈子农。他们的汗水日复一日地滴在那片土地上,整齐的庄稼一年一年生长着,他们的劳动从未停息过。在那些久远的、艰难的日子里,爷爷、奶奶靠着几亩田,一点一点地把父亲他们几个兄弟拉扯大。常听父亲说起,他们小时候,家里穷得上不起学,经济拮据,爷爷奶奶自然是要精打细算地过日子。除了每天辛勤地耕作以外,还要时刻注意家里的开支。即便是这样,大伯、父亲和三叔还是平安地长大了。父亲说起这些时,眼神与语
一不留神,又是金桂花开的季节了。一夜之间,那黄灿灿的桂花竟相继展开了青春的笑颜。秋日的清风吹过,一股淡淡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香味不浓,却让人身心畅达,怡然自得。桂花树长得并不起眼,同样,桂花也是如此。桂花树叶子茂密,不浓不浅,桂花便隐藏于其中。金黄的花瓣轻轻舒展着,像米粒似的,中间夹着几根细细的花蕊。花朵小小的,十分精致,一小团一小团地簇拥在一起,悄悄点缀在枝杈上,如同平滑的蛋糕面上用奶油制成
曾几何时,我们都想成为这世界最具柔情的人,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驻足,为一阵风起舞。但眼前可以肆意挥洒的青春,最终会在漫漫光阴里变得高不可攀。我想用几笔瘦墨,在米黄的格子纸上,以方块字的形式,剪裁一幅可供心灵远行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是一幅画,又像一本书。春风翻一页,桃花面,杏花眼,春柳腰细;夏阳读一页,蔷花满架,木槿幽香,合欢锦绣;秋风传一页,海棠妆欢,桂子香甜,苦菊姿淡;冬雪润一页,水仙临水一舞,
初秋的天,湛蓝湛蓝,澄澈透亮,没有云儿飘浮,少了些明丽与耀眼,多了份悠悠缓缓的宁静与淡定,不张扬,不再千变万化,不再阴晴不定。这让我想起了罗兰女士在《秋颂》里流露出的对秋天的赞美: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更在那临风的飒爽。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我”是万里长城上坚固的城墙。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霜,见证了修建我的主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威望,也见证了为建造我”劳民伤财的景象。在我被那些称为奴隶的人建成之后,无数次的战争让我的身躯变得满身创伤。但我也很欣慰,因为无数的文人墨客都会为我写下一首首的诗。来表达他们对我的赞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愈加衰老,往日那坚固的身躯也有些残损了。终于,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的熬过了满是战
题记:小时候,我曾听别人说:人生就像一棵树,它先是落子生根,然后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最后枯萎死亡。”只可惜当时的我太小不懂得其中的玄机,只觉得好玩。有一次,我和奶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把一颗桃核埋在地里,虽然我们希望它能活下来长成一棵树,但是对它也不抱多大的希望。可是,造化就是那么神奇,那小小的桃核居然在次年的春天奇迹般得伸出了头。我和奶奶很是惊喜,九给它拔草、施肥、浇水就这样一颗我和奶
几声清脆的鸟鸣,几缕扑鼻的花香,几抹清新的绿色,伴着春天的脚步,拉开了春日序曲的帷幕。和谐是她的基调,温暖是她的曲魂,而明快成了她的主旋律。曲子的序曲小心翼翼的向我们走来,正如春天羞涩的脚步,轻轻地,轻轻地,近了。我们先是隐隐约约的听到几声微弱的虫鸣,那声音充满了对新世界的渴望与恐惧,是间接性的。是那样轻柔让人觉得有一种漂浮的感觉,很轻松。接着便是几声浮冰断裂的声响,有些刺耳,但随之而来的是潺潺的
爱是那样的抽象,同时又是那样的具体。当你帮母亲卸下沉重的背包时,给朋友一句真诚的祝福时,给邻居一声情切的问侯时,你的心底就已有了爱。让友情在心底永驻。试问友情是什么?是钟子期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断琴祭友?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几十年的风雨同舟?还是也许它是F4一首温暖的《第一时间》,是朋友见面一声久违的问候,是急难中朋友的一只手。但是无论友情多伟大或者多普通,它仍然是重要的。让友情在心底永驻。敢问亲
还记得,那种感觉叫刻骨铭心,如今却渐行渐远。还记得,那种情结叫魂牵梦绕,如今却烟消云散。节日,一个多么温馨的词。千百年来在诗人的笔下,有着优美的意境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同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的彩灯,映射着乡里族人的情趣,默默地守候,化为淡淡的哀愁,露从今夜白白,月是故乡明”投影下一地细碎的乡愁,静静的思念,承载着浓浓的祝福。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rd
老鼠兄弟之官司风波
我叫猪猪 呵呵~~~
读《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有感
唐僧专访
臂弯里的秋千
秋日杂记
东郭先生
六年级的第一次语文考试
我对韩寒的定位
英魂不灭
柠檬雨
藏头诗,藏尾诗,藏腹诗(世界杯来了)
偶尔
感恩自然的
夜,等待
(宋词)建党九十三周年感怀
爱祖国的
烛光下的老师
疑惑不在疑惑
窗外,灯火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