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高中高考作文 字数:1723 作者: 时间:2025-03-05
2025猪坚强的故事,猪坚强是汶川地震活下来的猪,今年他已经14岁了,关于他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于2025猪坚强的故事的优秀范文,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具体看看2025猪坚强的故事吧!
此前,建川博物馆官方微博4月30日称,这几日,有好多小伙伴都在关心“猪坚强”,询问“这只堪比百岁老叟的明星猪可还安康”。饲养员说,“猪坚强”太老了,十四岁的它,腿脚已经很不方便,起身相当吃力,必须依靠人类拉扶才能站立,“它可能即将走完整个生命旅程”。
上述微博提到,从2025年的地震废墟中走来,猪坚强已经在建川博物馆生活十三年了。建川博物馆微博称,它真的太老了,即将终其天年。
5月1日上午,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发布微博称,“猪坚强”的情况很糟了。在樊建川发布的视频中,“猪坚强”躺在地上,显得瘦骨嶙峋,身上出现皮肤溃烂的情况。同日,建川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目前“猪坚强”状况确实不好,已经几个月了,“站不起来”,需要饲养人员扶它翻身,定期做些清理。
“猪坚强”原是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养的一头母猪,2025年汶川地震后被埋废墟下靠吃木炭和水顽强维持生命,被埋36天后得救。被埋期间,其体重从原来的300斤减到仅100斤。被救后,许多市民、网友呼吁,不要把这头猪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并为其取名“猪坚强”。
2025年6月,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用1.38万元将“猪坚强”从原主人万兴明手中买下来。“我本意只是不想让它挨刀,但是它一口气活到了今天。”樊建川曾在接受采访时感叹,“猪坚强”之所以受到这么多关注,是因为它代表着一种“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美好意义。
1.猪坚强的名字由来
许多市民、网友呼吁,不要把这头猪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并为其取名“猪坚强”。“坚强兄”将会在博物馆快乐度过余生。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用3008元将这头猪买下来,并给他取了小名“36娃儿”,大名“猪坚强”、“坚强兄”将会在博物馆快乐度过余生。樊建川打算将它一直养到自然死亡。建川博物馆还捐了1万元资助猪主人家恢复生产生活。
2.猪坚强的经历
2025年4月10日,12岁的汶川地震“猪坚强”在专职饲养员照料下,在四川建川博物馆内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汶川地震近11年过去,“猪坚强”健康状况仍然良好,其12岁的年龄相当于人类八十岁高龄。2025年1月,13岁高龄的猪坚强从旧宅搬入新家,一栋50平方米的“豪宅”。游客都希望它能再坚强一些,多活几年。
分析一:神奇的半米空间
猪圈垮塌后,阁楼的木板砸下来,但在离地半米高的地方,被没有倒的砖墙支撑着。潘邦贵估计当时猪可能在地上趴着或躺着,所以它没有明显外伤。而身长超过1米的猪,被压在了半米高的空间。“这半米空间很幸运地保护了它。它在地上趴着,不能走来走去,就没有消耗太多能量,否则可能早就死了。”
分析二:木炭充饥
平常吃食的猪槽,震后一直被砖块掩埋着。猪没有食物。猪阁楼上堆放的木炭撒落一地。从它拉出了炭球以及被救后仍然在吃木炭这一现象可以推断,这头猪在饥饿时吃了不少木炭。木炭没有毒,也没什么营养,但是可以充饥。在没有一粒米可以吃的情况下,吃木炭减轻了它的饥饿感,让它不至于被饥饿击倒。
分析三:震后几场救命雨
万兴明家在半山腰,山泉就从房子旁边流过。震后当地下了几场大雨,潘邦贵推测有雨水渗进猪圈,所以猪没有被渴死。
总之,希望猪坚强能坚持到5月12日。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2025猪坚强的故事的相关资料信息,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